用人机动灵活, 提高员工管理效能 ,用人单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, 业务变化很大, 采用劳务派遣的形式, 可以在增加业务时增加人员, 在业务减少时, 减少人员。单位用人进出灵活, 不受编制限制, 派遣人员进出手续都由外包公司进行化服务, 充分展现被派遣单位择人的自主权和个人择业的自 主权。
避免人才流失, 提高企业竞争力,派遣员工的人事档案由外包公司集中调集和管理。在合同期, 人力公司对派遣员工制定了具有法律效力的制约制度, 这样完全可以保证派遣员工在合同期安心工作, 打消用人单位担心人才在安排之中出现流失和“跳槽” 的顾虑。实现劳务派遣以后, 人力资源部可以从琐事中解脱出来, 集中精力从事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和开发等宏观方面的事情。
劳务外包与劳务派遣
劳务外包的价值虽然看上去足够有吸引力,但若操作不当则容易形成较大的风险隐患。常见的风险就是在劳务外包时,因合同约定和实际操作存在问题,外包关系被认定为名为外包实为派遣的情形,或者是将外包人员与发包人之间的关系认定为劳动关系。此时,发包方无法仅凭劳务外包完全规避劳动关系风险。为了避免劳务外包被认定为劳务派遣,下面将对这两种法律关系进行辨析。
外包服务费结算的依据是“工作成果”而非“用工人数”。劳务外包关系中,发包方购买的是承包方产出的“工作成果”,区别于劳务派遣中的“用工人数”。在结算劳务外包费用时,按照承包方是否按照要求的时间、数量、品质提供合格的工作成果作为结算依据,而承包方在工作中使用了多少人员则不在双方结算的考量因素之内。
假如发包方与承包方就劳务外包费用的结算方式以“用工人数”的人力成本而非工作成果的数量和质量作为结算依据,则与劳务外包的特征不符进而存在被认定为劳务派遣的法律风险。